所谓勇气,更多时候不是表现为“我敢”,而是“我不敢”。
1286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当程钜夫(1249—1318)奉忽必烈之命访求江南才俊,并带回20多名汉族文人到大都时,33岁的赵孟(左兆右页)身处其中,五味杂陈。以后,他的下半生也都在纠结、矛盾以及自我交锋中度过。
在时人眼里,赵孟(左兆右页)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宋室王孙,且才高名重,此时宋元鼎革过了十年,不多不少。
他若出仕,将被树立为异族统治者收买汉人文化精英的典型。而他的名节,在为蒙古人背书的同时,将面临生前身后的损毁。
他熟读圣贤书,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不敢心存侥幸,以为自己能够逃过道德完美主义者的审判。
这个艰难的决定,他做了至少十年。十年前,他不敢像同宗的某些兄弟一样,激烈殉国。十年后,他不敢像江南文人圈的某些故交一样,终生不仕。
他也许是个懦夫,他什么都不敢。他只是把毕生的勇气,都给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1
到达大都后,赵孟(左兆右页)获得单独觐见忽必烈的机会。
这次君臣相见,赵孟(左兆右页)的文采风度征服了这名天下共主。史书记载,赵孟(左兆右页)“神采秀异,珠明玉润,照耀殿庭”,忽必烈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以为“神仙中人”。
忽必烈让他坐在右丞叶李的上席,给予了极大的礼遇。虽然有人提醒忽必烈,赵孟(左兆右页)是亡宋王孙,不宜安排在皇帝身边工作。但忽必烈并不在意,或者说,他要的,正是赵孟(左兆右页)的王孙身份,标榜他对前朝的开放接纳姿态。
那次会面,忽必烈给赵孟(左兆右页)出了道面试题,要他为新设尚书省一事起草诏书。赵孟(左兆右页)挥笔立就,忽必烈阅后大喜:啧啧,我想说的,都被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