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花冢

字体:16+-

何镇邦

前不久,收到少鸿从洞庭湖畔寄来的信和他即将出版的中篇小说集《花冢》的书稿,他希望我先读读准备收在这个集子中的八部中篇小说,为这个集子写几句话置于卷首。少鸿十一年前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听过我的课,算是我的学生;去年夏天又刚刚读过他新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长篇小说《梦土》,留下较好的印象。我为少鸿创作上的丰收而高兴,便毫不犹豫地把交付的任务应承下来。

收在《花冢》中的八部中篇小说,最早的写于一九八五年,最晚的发于一九九五年,其间约十年左右。这八部中篇,只是少鸿十年小说创作中的一部分。他在致笔者的信中这样写道:这部中篇小说集“收入题材、风格稍为相近的八个中篇,它们大多以湖南中西部乡镇生活为题材,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各色人等的生存状况,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艺术手法则不尽相同……”我是按照少鸿的这个提示来读他的八部中篇的,得到的总的印象同他这个提示大致不差。

湖南的中西部,沿着资江和沅水上游两岸罗列的山峰和乡镇,在少鸿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他的童年、少年以至青年时代都是在那儿度过的;而那里的山山水水,又不乏雄奇瑰丽的景色,甚至带有点魔幻的色彩。而作为楚地,楚文化的积淀又是那么深厚。无论是雄奇的山川景色,淳厚朴实的民风,楚文化的深厚的积淀,这一切都在少鸿的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都是少鸿小说创作的重要生活素材和艺术养料,也都在少鸿小说中得到充分的独特的表现。读少鸿收在此集中的八部中篇小说,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即是它们都具有相当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亦即楚文化的色彩。当然,这种文化色彩既表现在对湖南中西部乡镇生活具有独特的民俗风味和生活氛围的描写上,表现在对沅水上游两岸雄奇的山川景色的描写上,更重要的还是表现在整部小说着力刻画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尤其表现在对这些人物的心理文化积淀即楚文化积淀的较深入的开掘上。《皇木》中那位在湘西大山中采伐皇木的采官酉,他在采伐皇木和放皇排中的传奇经历、英雄行为和对皇室的忠心耿耿,都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湘西汉子的刚烈和粗犷的性格,也开掘出他性格中蕴含的楚文化积淀。《白鹞河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