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

第8章 量子必须死

字体:1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攻击量子论

这是1935年5月4日《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时年56岁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转而反对他自己的创造物,就像弗兰肯斯坦(1)抛弃自己创造的怪物一样。当然,爱因斯坦一直对量子力学心存疑虑。1935年,在他的年轻助手纳森·罗森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投入了所有时间,他要把量子力学推向灭亡。

倾注了多年的血汗,并得到了俄罗斯物理学家鲍里斯·波多尔斯基的一点帮助,爱因斯坦最终在玻尔的盔甲上发现了一道裂缝,这就是后来的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简称“EPR佯谬”。[1]

必须处死猫吗

薛定谔方程把粒子描述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取平方根的可能属性—波函数。我们没有理由只局限于一个粒子。

氦原子的原子轨道上有两个电子。由于波函数可以叠加,两个电子的波函数可以组成一个“双电子波函数”。这在数学上比较复杂,但在物理学上没有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把质子和中子的波函数与双电子波函数加起来,从而得到整个原子的波函数。实践中很难做这样的计算,通常我们不得不走捷径(参阅附录Ⅱ),但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计算任何事物的波函数,无论它包含多少粒子。

我们先从两个电子开始,把它们的波函数加起来。现在,在波函数上计算的每一个值,都是把这对电子当成一个单位,而不是单个的电子。

一对电子的波函数可以告诉我们,其中一个电子上旋,而另一个电子下旋,但在测量之前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在上旋、谁在下旋,因为波函数是联合在一起的,我们必须描述整体,而不能描述其中的成员。

薛定谔把这样的两个粒子称为“纠缠”,因为它们的属性就好像纠缠在一起,在测量时无法预测哪个粒子会出现哪种属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