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托言庐陵王有病,派人将他一家接回洛阳,整个行程高度保密,滴水不漏,连狄仁杰都不知道。有一天,狄仁杰奉旨进宫,武则天主动跟他提起了庐陵王。狄仁杰又是一通慷慨陈词,一定得接回庐陵王。武则天微微一笑:“既然你那么思念庐陵王,那我把他还给你得了。”然后指着一个帘子,说,“你看那是谁?”这时候帘子拉开了,狄仁杰一看,这不就是那个十多年前心浮气躁的年轻皇帝吗?现在已经像个小老头了。狄仁杰忍不住老泪纵横,跪倒在地。那这样一来,也就等于天下人都知道庐陵王回到洛阳了。武承嗣终于明白自己是没有希望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一下子成为泡影,落选了,还怎么玩儿呀?武承嗣受不了这个打击,积郁成疾,怏怏而死了。
我们总结一下,武则天为什么回心转意,最终决定立自己的儿子当继承人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立子符合武则天的长远利益。就像狄仁杰、李昭德等人反复分析的那样,如果立儿子做继承人,既符合继承传统,又顺应了母子亲情,而且死后还能够永远得到祭祀,可以说是生死俱荣。如果立侄子呢?恐怕自己百年之后,儿子首先就要被斩草除根。而且,就算是甘愿断子绝孙,自己恐怕也无法在侄子们的祭祀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试想,如果让小武当了皇帝,那么被祭祀的首先就是武承嗣的父亲。当年,为了多分家产,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曾经给了年幼的武则天多少白眼啊。后来她当了皇后,还想报仇雪恨,要把老武除掉呢。如今,难道能让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江山辗转落到他的手中?
第二,立子是人心所向。反对武则天当皇帝的大臣固然已经都被酷吏杀死了,剩下的这些大臣确实都不反对武则天当皇帝,但是,不反对武则天,并不意味着不反对武则天的侄子当皇帝。事实上,这些大臣认可武则天的一个基本前提,正是武则天最后会把政权交给儿子。不仅大臣这样想,老百姓也这样想,中央、地方一条心啊。唐朝前三位皇帝都算励精图治,给老百姓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按当时的说法,叫“未厌唐德”。因此,武则天取代李唐,也就算不上替天行道,只能说是能干的主妇代行家长职责。可是,按照一般的伦理观念,一个寡妇从丈夫的手里接过家门钥匙,替自己的儿子主持生活,怎么能够转手就把钥匙塞给娘家人,让他们来继承家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