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

三、生荣死哀

字体:16+-

虎老余威在,说了武则天这四个表现之后,可能大家就要感到奇怪了。为什么武则天能够打破亡国之君身后命运凄惨的规律呢?她何以能够做到死生俱荣?我个人认为,一共有四个因素。

第一,神龙政变的性质。我们上一章说过,神龙政变的第一目的是结束二张兄弟对政治的干扰,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只能算是政变的副产品。正因为如此,在武则天因为政变退位、迁居上阳宫的时候,许多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惋惜眷恋之情。比如说宰相姚元之,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开元贤相姚崇,在送别武则天的时候,忍不住呜咽流涕。当时张柬之就提醒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元之回答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什么意思呢?我姚元之侍奉则天皇帝这么长时间了,辞别旧君,我实在悲不能忍。而且那天我和你们一块儿去诛讨二张,这是从国家利益进行考虑的,我觉得这是大臣应该做的事情。今天我洒泪辞别旧君,这也是一个大臣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因此获罪的话,那么我也心甘情愿。姚元之的态度,代表了当时一大批臣子的立场。他们并不反感武则天,相反,因为武则天知人善任,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因此他们对武则天有相当的好感。按照当时人的说法,就是“则天皇帝在西宫,人心犹有附会;周之旧臣,列居朝廷”。朝廷里的大臣还是大周培养起来的那批人,他们对于武则天是有感情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存在君臣上下一致反对武则天、报复武则天的可能。

第二,政变后的形势。我们说过,神龙政变是一场各种势力联合发动的政变。政变的主导人物并不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而是一些有地位、有权谋的大臣。另外,李显的弟弟相王李旦与妹妹太平公主也出力颇多,这些人在政变后都有很大的势力。大臣中,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核心人物都受封为王,相王加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对于势单力孤的皇帝李显而言,这些人权力的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如果过分强调神龙政变的正确性,就等于凸显了五位大臣的功劳,会使他们更加功高难制。在这种情况下,李显只能是拉虎皮,做大旗,强调自己是接受了母亲的禅让,让自己的权力更具有合法性,同时,也尽可能地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权臣和弟弟妹妹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