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这么想,她优秀啊,所以她有更多的选择,我又不优秀,我哪里会有那么多选择?
首先,我必须承认马太效应的存在。所谓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短语,来自《圣经》,简而言之,凡是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一些资源肯定是稀缺的,但不代表我们没的选。
这个时代是多姿多彩的,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只要你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
我想起维克多·弗兰克尔有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经常在课上推荐给学生,不是因为这本书的结构多么好、故事多么有趣、思想多么先进,而是因为这本书里有一句话一直震撼着我:“当人被逼到毫无选择的时候,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被感动到热泪盈眶,因为那时我正在迷茫,觉得自己没选择了,一辈子能看到底了。但书里说,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还是会有选择,这个选择或许是最后的选择:态度的自由。
维克多在“二战”时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面对被逼死的人生,面对死胡同,他依旧发现,在集中营里有些人在读书,用玻璃片把胡子刮了,把皮鞋擦干净了,他们毫无选择,却依旧决定做一些改变。
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字,叫“积极”。
天啊,生命到了最后的阶段,竟然还有选择。
我们又何尝没有选择呢?
我想起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里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患者叫托德,他和妻子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两人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托德就是不想离婚,他害怕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者被迫做出这样的选择。威廉·格拉瑟引导托德,希望他能再多对妻子表达一些心意。要知道,自己并不是没有选择。于是托德决定,最后再做一次尝试,他给妻子写了一封饱含爱意的信,妻子很感动,但这并不是什么励志故事,妻子还是离开了他。可在这之后,托德却对威廉·格拉瑟说,他感觉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