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又向孔子请教,他苦于盗贼太多,问孔子怎么办。在古代,盗与贼是两种不同的职业,偷财产的叫作盗,伤人的叫作贼。孔子对季康子说,作为领导者,欲望不要那么强烈。因为领导是老百姓行为的风向标,如果领导的欲望过于强烈,一层一层地渗透,百姓自然也会有不合理的欲望,会争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君王剥夺得太多,比如像鲁哀公那样,觉得自己收两成税还不够用,就会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的结果是上下交征利,整个国家会变得混乱,老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就会去偷东西,导致盗贼四起。第二个原因是君王的欲望太多,激发了百姓的欲望,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纯朴,不再满足于当下,认为只有温饱不够,还想要生活得更奢侈。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有这样一个案例。古罗马时期,恺撒要求大家不要穿丝绸。因为皇宫里开始穿丝绸,会激发社会上老百姓对于丝绸的渴望,大家都觉得这种来自东方的服饰太美了,也想拥有。白银就会大量地通过丝绸之路流到东方。恺撒只能站出来禁止皇宫穿丝绸。到了大英帝国时期,茶叶、精美的器具随着大英帝国的传播在全世界不断地流行,也使得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入东方。
这样的历史案例也说明了,君王的行为和态度会引得百姓争相效仿。如果君王欲望太过强烈,自然会激发百姓不合理的野心,最终导致盗贼四起、民生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