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问了一个跟子贡一样的问题,怎么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士。
孔子回答子贡,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因为子贡经常出使,是一个八面玲珑,能够跟所有人打交道的人。孔子建议他,把事做好就可以。
孔子跟子路讲的就完全不一样。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切切”是诚恳的样子,“偲偲”(sīsī)是恭敬的样子,“怡怡”是快乐、和谐的样子。一个人做到诚恳、恭敬、快乐,就是士。
具体怎么做呢?孔子又特意交代了一番。
孔子说,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要切切偲偲,和兄弟在一起的时候要怡怡。
这里验证了孔子的教育方法,以一个法门为切入点,把某件事做到极致,如同修炼。
日本有“扫除道”,键山秀三郎通过打扫卫生,通过扫厕所、刷马桶,让自己的心性修炼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日本还有“妈妈道”,研究怎么照顾孩子,怎么不溺爱地照顾孩子。一位“妈妈道”的研究者,能够把早上的一份饭做出的心意,让孩子看了以后愿意成为一个好孩子。想想看,做饭都能够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其他的,比如家里怎么收拾、怎么布置、怎么打扫卫生,也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切入点。
有的人专门做临终关怀,把临终关怀这一件事情,做到至高境界。
孔子跟子贡讲“行己有耻”,能够做到慎独这一个法门就够了;孔子跟子路讲,子路能管好自己的急脾气就不错了。子路大大咧咧,他连孔子也“?”,跟朋友、兄弟在一起,更是张牙舞爪了。所以孔子也是针对子路的性格,给出的指导。
他说,对朋友切切偲偲,久而敬之,不瞎开玩笑,不乱说诋毁的话,恭敬诚恳,管好内心和举止。跟兄弟在一起的时候,开开心心,兄友弟恭,不争不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