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中,孔子经常和学生讨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仁。这都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但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孔子认为,君子之中也有不仁的人,君子和仁者之间是有差距的。
虽然君子中也会有不仁的人,但是小人中,却没有一个达到了仁的境界。这是孔子的评判。
“君子而不仁者”,就是君子犹未能被称为仁,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还有修炼的空间。举个例子,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他基本上到达了君子的境界,但是他孤僻,脾气大,情绪偶尔不可控,他就是“君子而不仁者”。
关于“未有小人而仁者”,这部小说中也有很典型的例子,比如欧阳克、欧阳锋,这样的小人就无法触碰到仁的境界。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君子虽然尚未到达仁,但至少在同一个方向,只是境界不同;小人则是背道而驰,离仁越来越远。
余秋雨先生受邀至“樊登读书”讲《中国文化课》这本书时,提到他对小人的体会,总结了小人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见不得别人好,别人好了他就失落、生气。
第二个:乐于制造麻烦。无论给大家添多少麻烦,他都不在乎,甚至有的小人宁愿费天大的功夫,也要将别人的事情搅黄了,损人不利己。
第三个:办坏事的效率特别高,特别擅长谋划不义之事。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小人的方向正好相反,他们不愿意成人之美,不希望跟大家和谐相处。
小人中能出现仁人吗?孔子说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方向选错了。
君子达不到仁者的境界,但是君子至少在大方向是正确的。希望我们都能选对方向,哪怕最终达不到仁者的境界,也能让自己的人格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