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朝定居指南(2022版)

来认识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宝……粥? 【笔墨纸砚等】

字体:16+-

继续在您的新书房里晃悠。所谓“书房”,跟纯粹的“藏书室”不一样,里面除了大量书籍以外,还要有一些能供主人阅读、写画的空间和器具,也就是桌椅书架笔墨纸砚这些,我们也要认识一下,免得闹太多笑话。

您又说了,这也太看不起人了,桌椅笔墨还能不认识?别夸口,就算您是我们唐穿团的忠实老顾客,知道在唐朝“桌子、椅子”可能还不常见,能接受矮书案、低坐床这类家具,别的小文房器具您可能还真不熟悉。

比如一说到“笔”吧,您大概直接就往书案上望过去,去找那种插在圆柱形“笔筒”里的几支十几支毛笔了。这个,您还真看不到,因为唐朝的“笔筒”跟您从古装剧里得来的概念相差很多,那种专门用来容纳大量毛笔竖插进去的“笔筒”,要到明清才普遍出现。

唐朝人说的“笔筒”,或者叫“笔套”,是一截很短很细的长圆筒,大部分是竹子做的,里面只能塞进去一支毛笔,最多两支就挤爆了。这种东西您可以想象成现代的随身装筷筒,对里面的毛笔起到保护、保洁作用并且便于携带。

您说这桌面上不是明明立着一个木刻的圆筒嘛,跟后来的笔筒长得还挺像,难道不是用来插笔的?严肃地答,不是,那个叫“诗筒”。风雅的唐朝文人们平时有了灵感佳句以后,随手在纸头上记下来,投入到这个“诗筒”里,等有时间了再来整理。您要往里面投笔,可就成处处闹笑话的伧俗村夫啦。

既然没有大笔筒,唐朝的毛笔是怎么放在桌面上的呢?难道就随手一扔?那当然也不是,唐朝书案上有各种名为笔床、笔船、笔格、笔架、笔山……之类的文具,形式还是很多样化的,我们只说两种最常见,最有可能出现在您这个普通学生书案上的储笔器。

一种叫“笔格”,猛一看像是交警们用来分隔马路车道的那种“栅栏”,只不过要小得多。大部分是竹木条做的,上下两三层横栏,中间开孔供插笔,两边的竖条和下脚把整座“笔格”固定住。往横栏孔里插笔的时候,记得要笔尖向上,别让柔软贵重的毫毛沾地或者被顺着流下来的水沤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