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朝诗人的沉浮人生

9、王昌龄:论一个优秀基层公务员的心酸历程

字体:16+-

唐代这些大诗人中,若要比谁的出身更低,非王昌龄不可。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仗,全靠自己打拼,王昌龄就是古代版小镇做题家,更是贫苦户中的寒窗苦读的代表。王昌龄在河东晋阳出生,因为他并非出身大族,所以出生年月无法具体考证,侧面说明他的确没有什么背景。王昌龄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王昌龄自然也要跟着务农,白天放牛种地,晚上借着月光读书,这样的日子对王昌龄而言已经来之不易。要说其他诗人天赋异禀,多少带着些吹捧色彩,毕竟他们的天赋全都有优秀的教育体系加持,还有名师一对一教学,或是有良好的遗传基因,以及幽静的学习环境。可王昌龄不一样,他真是地里刨食吃的人,王昌龄是如何读书识字的,谁也说不清楚,但过程必定很艰苦,所以他的天赋可不是说说而已。就像是现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乡村学子考上名校一般,过程有多难、多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说他是小镇做题家很是贴切,他可算是小镇做题家的鼻祖,靠着自己的才华成为诗家夫子。

二十三岁左右的王昌龄,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不肯一辈子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去大城市闯**一番。在唐朝学道可是非常时髦的事儿,就像是现在人学直播,这算是通往财富的一条捷径。毕竟天家对道教很推崇,大家有理由相信,只要你在道教这条路上有些名气,你就有可能面见天子并得到重用。但是因为学道的门槛低,学的人也多,想要出人头地,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王昌龄很快换了一条赛道,决定去其它地方游历。古代诗人都喜欢游历,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只有增加自己的见闻,才能写出更有力量的文字。

王昌龄在山西穷游的时候,正赶上玄宗李隆基幸驾河东,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昌龄怎么会错过呢。他赶紧献诗一首,可惜这首诗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一点水花都没有。他早期的作品的确没有那么惊艳,可能是和功底薄有关系。加之他没什么名气,估摸着诗歌也不会真的到玄宗李隆基面前。总这样穷游也不能当饭吃,还是要找个正经工作,他又回到长安。但他一个没有人脉背景,又没有名气的穷小子,能混出什么名堂来,加上长安的租金很贵,王昌龄哪能承担的起。正走投无路时,正好在城墙上看到征兵的公告。这让他眼前一亮,立即决定弃笔从戎,去战场上打拼一番,没准能得到重用。二十七岁的王昌龄在西北大沙漠,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军营生活,灵感爆发的他,写了很多边塞诗歌。越是贫苦痛苦,越是触及灵魂。此刻的他正经历着人生中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刻,不过因祸得福,他的灵感迸发写了很多经典的边塞作品。人在边塞,诗歌在夜里写下,第二天太阳升起,诗歌便传颂在军营中间,引起大家热议,尤其一首《出塞》更是直接成了诗圈的大爆款,让王昌龄的声名大噪起来。终于媳妇熬成婆,成了战地记者的王昌龄,再次回到长安,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名气,这次肯定能够得到重用。可叹王昌龄还是太过稚嫩,长安可是吃人的地方,不是捧人的地方。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文凭、没有钱财,只想着凭借这点名气平步青云,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