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经济缺什么

12市场中国:学习西方,反思西方

字体:16+-

西方化的私有制也不是万能的

——刘伟市场出现问题是因为不够纯粹的“私有制”吗?

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无疑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市场化,尽管有人说国际金融危机给自由市场经济以一记响亮的耳光,但问题和危机,恐怕更多还是出在应用层面,而不是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对中国来说,许多问题暴露的可能不是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市场不够的问题。

刘伟:

有可能。我认为,危机在现今可能会对市场有挑战。对此,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大概列了五个方面,其实就是表明私有制越纯粹未必就越能解决问题。

前一段时间风行经济自由化的时候,认为市场出现问题是因为私有制不够纯粹,产权不够清晰,所以出现了市场交易成本如何如何。很多理论支持这种观点,即产权清晰化就能够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在西方这种高度自主的市场制度下,确实也有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有盲目自发性的必然。

这就告诉人们,在中国搞纯粹的市场化未必就能够构筑起健康的市场,所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应该走纯粹的私有化道路。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市场化的方向,因为人类没有一个社会文明是在市场以外形成的。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这就是说,高度自由化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以后,面对国际金融混乱局面,斯蒂格利茨于2002年在《喧嚣的90年代》一书中就预警:如果国际经济金融界不做出改变,未来更大的危机很难避免,可谓一语成谶!

斯蒂格利茨也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但强调自由是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的。他当时是说,如果放弃约束的话,这个自由就没边际了,就会出现所谓次贷、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