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家读名篇

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字体:16+-

对谈者:迟子建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文等出版。本刊2003年曾转载过她的《酒鬼的鱼鹰》。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以下简称北):对于一个卓有成就的作家来说,心中喜爱的文学大师肯定不止一个,选择时应该有所思想和挑选,你最后为什么选择了鲁迅?

迟子建(以下简称迟):不是我选择了鲁迅,而是《文本典藏》选择了鲁迅。这个栏目如果没有鲁迅登场,就像一场大戏的演出主角缺阵,总会让人惆怅的。因为“文学的”鲁迅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鲁迅是白话文写作的先驱者,他的“中国式”的语言能让我们与之达成和谐,产生共鸣。不像翻译小说,我们很难体会到其“原始语言”的魅力。所以尽管我心中还闪现过拉克斯奈克的《青鱼》,显克微支的《灯塔看守人》以及亨利·劳森的《一条上了炸药的狗》等我喜爱的短篇,最终还是决定评点鲁迅先生的作品。

北:鲁迅作为中国最令人敬畏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很多,你为什么选择了鲁迅既不呐喊也不彷徨,而且不绝望甚至比较平淡的《社戏》?这是一种怎样的内心应答?

迟:其实在选择篇目上我也很踌躇,从纯小说的意义来讲,《社戏》不如《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以及《祝福》。《孔乙己》为旧中国的读书人塑造了一个雕像,这尊灰色的雕像是永恒的;《阿Q正传》是浪漫主义的史诗;而《风波》则充分展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对社会变革引发的人性“变革”的深刻思考。《祝福》呢,它与《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涉及到了人在自尊被剥蚀后由“青春”而走向枯槁和寂灭的过程,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出了产生孔乙己和祥林嫂这样悲剧人物的黑幕。它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青史留名”,读者甚众,影响甚广。我注意了一下鲁迅这些小说的创作年代,1919年他写作了《药》,1920年有了《孔乙己》《风波》,1921年《故乡》与《阿Q正传》问世,他连续完成了几部重要的展示“呐喊”和“彷徨”的作品后,《社戏》在1922年悄然登场了。我觉得《社戏》是他为这一系列作品道的一声“晚安”,很柔软,很安详,像是一首小夜曲,充分体现了一个文学家骨子里的那股忧愁和浪漫的情怀,格外感人。我特别想提醒读者注意鲁迅作品中所散发着的这样一种“至纯至美”的气息,要知道,没有这样的情怀,是产生不了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代表性作品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我选择了《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