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遗民:章太炎传

3.革命低潮:《民报》被查封

字体:16+-

实事求是地说,清廷的立宪运动对海内外的中国知识界有着非常强烈的吸引力。按照梁漱溟的说法,他们坚信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为中国问题所开的君主立宪的处方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认为梁启超所提倡、鼓吹的国会制度、责任内阁、选举制度、预算制度、国库制度、审计制度,乃至银行、货币等问题,都是中国未来应该实行的优良制度,中国如果按照梁启超一班人的规划进行改革,就必然能够像西方国家一样,建设一个近代国家。

君主立宪的稳步进行深刻影响了国内外知识界,革命陷人空前的低落状态。即便在日本,日本政府看到清政府在立宪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其对革命党人的看法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1907年9月4日,清国外务部照会日本政府,要求对在日本出版的《民报》、《洞庭波》、《天义报》、《复报》等刊物禁止出版,禁止印刷流通。日本外交当局为了讨好清政府,以便在正在交涉中的东北问题上获取更多利益,倾向于建议政府改变先前容忍甚至帮助革命党人在日本出版报刊的既定政策,给清政府一个人情,一个面子,设法查禁至少须严格限制革命党人在日本的出版物。当然,日本外交当局把握着查禁或严格限制的度,完全视清政府在外交上、特别是在东北利益上能够向日体让多大的步。

日本人的态度、清政府的态度,都取决于日俄战争之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从国际大局看,日俄战争的结果使英日同盟在远东占尽了上风,远东的战略格局因英、日同盟而被打破。英、日同盟对远东的垄断当然不符合后起大国德国和美国的利益,所以为了抵制英日同盟,德国人于1906年动议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

德国人三国同盟的建议引起清廷高度重视和兴趣,只是清廷考虑到英国和日本对三国同盟可能激烈反对,因而迟迟不敢答应德国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