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遗民:章太炎传

5.民国囚徒

字体:16+-

章太炎愤而辞职,除了东三省的工作根本推动不了这一原因,可能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宋教仁被杀。

宋教仁是同盟会——国民党的重要领袖,也是议会政治的热情参与者。面对第一次国会选举,宋教仁信心百倍,南北奔波,东西奔走,就像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家一样,到处去争取选民、争取选票,应该说在当时宋教仁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就这一步之遥却永远阻断了宋教仁的议会梦,甚至阻断了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梦想。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刺身亡。这对中国人,特别是南方革命党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促人猛醒。

宋教仁被刺后情形

宋教仁被刺时,章太炎还在东北,他根据各方面的情报认为宋教仁被刺肯定是一个政治谋杀,而指使者就在北京。他虽然不能肯定这件事与袁世凯有直接关系,但他相信刺杀宋教仁的主谋一定是北京的“佞臣”。章太炎呼吁舆论界主持正义,揭露真相,认真监督,追究真凶;对于南方革命党人,章太炎竭诚呼吁惟有各党中革命人才纠合为一,辅以学士清流,介以良吏善贾,则上不失奋斗向上之精神,下不失健全之体魄,只有这样,中国的政治问题或许能够找到出路,或许能够平稳度过“宋案”带给中国民主政治的困扰。

基于这些判断与考虑,章太炎于“宋案”后离开东北赶赴上海,与国民党人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一笑泯恩仇,接受孙中山对“宋案”的判断,认为当时中国政治上最严重的问题还是腐败与专制,中国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与专制,如果继续容忍这些“国病”于中央,那么什么民国,什么共和,其实只是一块空招牌,民主共和依然是一场空想、一场梦。

章太炎能够接受南方革命党人的判断,承认宋教仁血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犯罪,而是政治谋杀,而且这个谋杀的主谋一定来自北京。这是章太炎与孙中山等人判断相似的地方,只是章太炎在没有更明确的证据时,他没有像孙中山那样坚定地将矛头指向袁世凯。章太炎似乎认为,“宋案”的直接受益者或许是袁世凯,但袁世凯的政治智慧使他不会这样愚蠢、这样笨,所以章太炎对北京的指责略有分寸,留有余地,只是说这些事情都是那些“佞臣”所为。这些“佞臣”,据章太炎的说法就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参谋本部次长陈宦、拱卫军司令段芝贵和国务总理赵秉钧所谓“四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