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遗民:章太炎传

2.留学东瀛

字体:16+-

1901年秋,16岁的邹容踏上了艰辛的求学路。从重庆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进入设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补习日语,为留学日本进行准备。

留学日本时的解容

翌年春,邹容东渡日本,入东京同文书院,开始在日本的留学生活。

1894年的甲午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原本自信满满的中国人不得不重新反省过去30年的发展道路,发现原本不被中国人瞧得起的日本,真正找到了回应西方压力的正确道路,那就是转身向西,脱亚入欧。中国先前所坚守的“中体西用”,除了增加一些物资的财富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而这些简单的物质财富被一场战争几乎彻底摧毁了。物质上的靠不住震惊了中国人,知耻而后勇,中国人重新上路,由先前30年向西方学习转而踏踏实实向东方学习,留学日本成为那个时代时尚青年的第一选择。

日本成了中国的榜样,大量青年学子纷纷前往日本取经求学,据说当邹容来到日本的时候,在那里求学的中国人已有上千人之多。

到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与先前远赴欧美的留学生不同,欧美留学**时代时还是遵循中体西用的救国原则,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层面的东西,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那时的留学生除极个别的少数如严复,大家很少注意。因为当时大家普遍相信中国文明在制度、文化层面的成就远过于西洋,中国的问题只是没有追赶上西方工业化的机会,在技术层面上错过了一次大创新、大发展的机会,所以只要中国向西方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必将完成全面振兴,中国的制度、文化,必将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创造出西方人无法追赶的新文明。

毫无疑问,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人太幼稚、太乐观了,不懂得文明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不懂得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单单是科学技术,而是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制度因素。经过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人有了新的觉悟,所以这一次转身向东,向日本学习,主要的不再是学习日本人的科学技术,而是更多地关注日本的法律、政治、制度等层面。所以这些留学生后来或成为革命者,或成为改良主义者,差不多都以政治为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