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人说: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居人大骇。一秀才寄宿渔舟,沾酒独酌。夜阑,一少年人,儒服儒冠,自称:“于子游。”言词风雅。秀才悦,便与欢饮。饮至中夜,离席言别,秀才曰:“君家何处?玄夜茫茫,亦太自苦。”答云:“仆非土著,以序近清明,将随大王上墓。眷口先行,大王姑留憩息,明日辰刻发矣。宜归早治任也。”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跃身入水,拨刺而去,乃知为鱼妖也。次日,见山峰浮动,顷刻已没。始知山为大鱼,即所云大王也。俗传清明前,海中大鱼携儿女往拜其墓,信有之乎?
康熙初年,莱郡潮出大鱼,鸣号数日,其声如牛。既死,荷担割肉者一道相属。鱼大盈亩,翅尾皆具;独无目珠。眶深如井,水满之。割肉者误堕其中辄溺死。或云,“海中贬大鱼则去其目,以目即夜光珠”云。
【译文】
海滨上的人说:“一天,海里忽然出来一座高山,居民大吃一惊。有个秀才,在渔船里寄宿,买来一壶酒,自饮自酌。夜深以后,进来一个年轻人,穿着儒服,戴着儒冠,自我介绍,名叫‘于子游’。言谈很风雅。秀才很高兴,就和他畅饮起来。喝到半夜,于子游离开席位,说是要告别。秀才说:‘你家住在哪里?黑夜茫茫,也太自找苦吃了。’于予游说:‘我不是本地的,按着季节,将近清明,要跟随大王去上坟。家眷先走了,大王暂时留下来休息,明天辰时动身。我应该回去,年早整治行装。’秀才也不知大王是什么人。送到船头,他纵身跳进水中,游走了,才知他是一个鱼妖。第二丈,看见海里的山峰浮动起来,顷刻之间,已经沉进了海底。这才知道山峰是大鱼,就是所说的大王。”民间俗传,清明之前,海里的大鱼携带儿女,前去上坟扫墓,当真会有这种事情吗7康熙初牟,莱州府的海潮涌出一条大鱼,嚎叫了好几天,声音像牛吼。死了以后。挑担割肉的,在道上连绵不断。那条鱼大得超过一亩地,鱼翅鱼尾完全具备;唯独没有眼珠。深陷的眼眶子像口井,里面灌满了水。割肉的人失足掉进去就淹死。有人说:“海里的大鱼遭贬,就挖掉它的眼珠,因为眼珠就是夜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