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走进戏院,那看座儿的,就走过来叫了一声“周大人”,一直引到楼上包厢里去。周西老的听差,拿着茶壶垫褥子,也就跟了进来。他把垫褥子展开,铺在椅子上,打开藤壶桶,又倒了三杯茶,然后退后一步,轻轻的问周西老道:“还有什么事吗?”周西老道:“晚上有客,在致美斋定个座。”听差道:“要不要招呼吴老板一声?”周西老道:“那自然。”听差答应了两个“是”,退出去。这里他们就落座看戏。
华伯平见这戏院子里面,黑暗暗的,低头一看楼底下,一排一排椅子,人挤着人,椅子中间露出尺把宽一条路,卖香烟的,卖水果的,卖糖的,用手托着一个木托盘,在人脑袋上,端来端去。进门那个地方,越发是人进人出,闹轰轰地。那台像一乘轿子一样,伸出座位中间来,也不过一间房子那样大,柱子上的油漆,全都剥落了。台正面的雕格上,灰尘积得有一寸多厚,灰尘沾在蛛丝上,一根一根往下垂着,像挂了流苏一般。满戏院子,是个四方的样子,柱子屋梁,门窗户格,没有一样不是黑黝黝的。屋的顶棚上有几处画着红绿的故事,仿佛还看得出。猛然一看这戏院子,倒像几十年没有修理过的一座破庙。华伯平心里想道:“北京的皮簧戏驰名中外,怎么这戏院子这样腐败?”就是这包厢里,也就是个名,靠栏杆摆了四张方凳,凳子上蒙着一块又脏又臭的薄蓝布垫子。凳子后面,一条高些的板凳,板凳后面,又一条最高的板凳,这就是看戏人最优等的地方。华伯平看着,心里很不以为然,不免将头摇了两摇。吴碧波笑道:“你摇什么头?戏唱得不好吗?”华伯平道:“不是,这戏院子内容太坏。”吴碧波道:“这就算坏吗?坏的你还没有看见呢!看戏罢。”说时,吴碧波将手对台上一指,华伯平看时,场面上的人已经在那里换通红的绣花桌围和椅垫子。桌围上有三个金字,就是吴芝芬的名字。这种布置,正是吴芝芬要出台的暗示。大家就都注意着台上。这时突然在身后面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这里哈哈大笑道:“她数着脚步儿行,靠着这窗槛儿待。”回头看时也是一个小帽穿马褂的老头儿。帽子上,绽了一颗圆的宝石,尤令人注意。周西老看见,早就笑着站了起来,说道:“我猜你一定上天桥听落子去了,所以没有打电话约你,不料你还是摸着来了。”华伯平吴碧波都站了起来。这老人吴碧波是认得的,便轻轻的告诉了华伯平道:“这是逸老中的才子,名流中的狂儒,林雪楼先生。”华伯平一看那人虽然须发皓白,脸上的气色,却是很好。因为大家站起来,他连连的说道:“坐下,坐下,不要客气。”这时,台下轰天轰地似的一声“好”,华伯平对台上一望,却没有看见一个人出台,不知好声从何而起。好声停住了,门帘子一动,那才走出一个二十岁附近的青衣,台底下的人看见她,接上又是一阵“好”。周西坡早是笑得眼睛合了缝,回转头来对林雪楼一看,问道:“如何?”林雪楼笑道:“好,大家风度。”又摇着脑袋笑道:“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又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风前。”华伯平心里想道:“这老头儿肚子里好熟的《西厢》。他开起玩笑来,真比少年人还要厉害。”周西坡听林雪楼背了一大串《西厢》,笑得把一嘴零落的牙齿,合也合不拢。手上捧着一支水烟袋,脑袋只往后仰。华伯平和吴碧波在老前辈面前,不敢放肆,倒是静静的坐着听戏。惟有这两位老头儿,一会儿背古文,一会儿背四六,一会儿又背词曲,闹了一个不歇。一直到戏要散,吴碧波告辞要走,周西坡道:“不必,一块儿吃小馆子去。”林雪楼却笑道:“他们年轻的人,还是不让他们去的好,危险哪。”他这一说,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