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

上农

字体:16+-

古代圣明的君王引导他们的民众,首先重视农业。民众从事农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土地的产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质。农民朴实,朴实就容易管理,容易管理则边境安宁,君主的地位也稳固。农民稳重,稳重则私心少,私心少则公法得以确立,力量也能专注。农民专注于农业生产,就会安心于故土,不愿意迁徙,这样他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居住在一个地方,没有其他的顾虑。如果舍弃农业而从事其他行业,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无法守卫国家,也无法进行战争。民众舍弃农业而从事其他行业,他们的产业就会减少,产业减少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则国家在面临危机时,民众都会有远走他乡的想法,没有定居的打算。民众舍弃农业而从事其他行业,就会喜好智谋,喜好智谋则多欺诈,多欺诈就会巧言令色地曲解法令,把错的当成对的,把对的当成错的。

后稷说:“我们之所以要致力于耕作和纺织,是因为这是教育民众的根本。”因此,天子亲自率领诸侯耕种籍田,大夫和士人也都各有自己的功业。因此,当时的政策是,在都城里面不从事农业,以此教育民众尊重土地和农业。后妃率领九嫔在郊外养蚕,在公田上采桑,所以春夏秋冬都有丝绸和麻布的产出,这是用来教育妇女的。因此,男子不织布而有衣穿,妇女不耕田而有饭吃,男女之间通过交换劳动成果来生活,这是圣人的制度。所以要珍惜时间,不是年老不休息,不是生病不停歇,不是死亡不放弃。

上等的田地,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九个人,下等的田地,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个人,这是不能减少的。一个人耕种,十个人吃饭,连六畜都包括在内了。这是充分利用土地的方法。

因此,当时的政策是,不兴建土木工程,不发动战争,不让百姓戴帽子、娶妻、嫁女、祭祀,也不聚众饮酒;农民不向上报告,不敢私自雇用民力。因为这样会妨害农时。然后制定野外禁令。如果不是同姓的人,农民不让进出自己的土地,妇女不外嫁,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