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合适的人或事,就像是两个事物合在一起。如果时机不对,那就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就像比翼鸟必须在一起才能飞翔,如果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也会跟着死去;比目鱼也是,它们必须相伴才能生存,如果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也会死去。孔子周游列国,多次向各国的君主进言,从齐国到卫国,他见过八十多位君主。他有三千多名弟子,其中真正能够出类拔萃的有七十人。这七十人的才能,足以胜任一个大国的君主的老师。但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最高的职位也只是做到了鲁国的司寇。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天子的统治会中断,诸侯之间会发生大乱的原因。因为乱世中,愚蠢的人往往能够侥幸得势,但他们必然无法胜任自己的职责。时间一长,他们的侥幸就会变成祸害。他们侥幸得势越大,带来的祸害也就越大,而且这种祸害不仅仅会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所以,君子不会心存侥幸,不会随便行事,他们一定会先审视自己,确认自己有能力后再去承担责任,然后再行动。
那些能够听懂别人说话的人,一定能够理解别人的议论。但是,世上的君主能够理解议论的人很少,所以他们遇到的事情怎么可能不随便处理呢?那些能够听懂音乐的人,一定能够理解五声。但是,能够理解五声的人很少,所以他们对于音乐的喜好怎么可能不随便呢?有一个人用吹竽的方式去见越王,他吹奏的羽、角、宫、徵、商五声都非常准确,但越王却不喜欢;而另一个人吹奏了一些野蛮的音调,越王反而很喜欢。这说明,说话的方式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女人要出嫁了,有人告诉她的父母说:“你们的女儿嫁过去不一定会生孩子,你们可以把她的衣物和器具藏在外面,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女孩的父母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就让女儿常常把东西藏在外面。但是女孩的公婆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们说:“我们的媳妇既然有外心,那就不能留她了。”于是就把她休了。这个女孩的父母还以为给自己出主意的那个人是忠心的,一辈子都感激他,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宗庙的毁灭,天下的失落,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所以说,遇到合适的人或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看时机和缘分。就像人们对于美色的喜好一样,虽然大家都知道美色是好的,但是美色并不一定能够遇到。嫫母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她却能够得到黄帝的宠爱,因为黄帝看重的是她的品德而不是外表。同样地,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也是不同的,虽然大家都喜欢甘甜的食物,但是甘甜的食物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文王喜欢吃昌蒲腌菜,孔子听说了也试着去吃,但是一开始他并不习惯,缩着鼻子吃了三年才逐渐适应。这说明,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