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个大舞台,但同时也是个小市井。
从2001年开始,做强做大武汉就成了湖北省的战略抓手。武汉也确实争气,不光吐纳整个湖北,而且向北拉动河南,向南影响湖南。搞得河南、湖南都颇有压力,只好选择各自做强做大郑州、长沙。
今天郑州已经是气象初具,其铁路运输实力不差武汉,航空与水运各占胜场。郑州和武汉,一个坐拥黄河,一个坐拥长江,形成了中国中部的双子星座。
相比之下,长沙就有些勉强了。虽然湖南也在搞“长株潭一体化”,但城市的格局和体量摆在那里,导致长沙和武汉完全不在一个体量上。当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写道:
(湖南的)土豪劣绅们,头等的跑到上海,二等的跑到汉口,三等的跑到长沙……
由此可见,武汉之大是得到大家公认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汉很像上海。上海是滩涂,武汉是码头;上海吸引了全国的精英,武汉浓缩了整个湖北的精华。上海滩真正的主角从来不是上海本地人,而是各个地方来的枭雄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海人则退居二线;武汉也同样如此,风云人物大多不是武汉人。新武商和老武汉人甚至矛盾还挺激烈,很多新武商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武汉人,没有老武汉人的毛病,我是新武汉人。”然而,金鳞岂是池中物?无论矛盾怎么激烈,这种风云际会、一朝化龙的契机,只有武汉才能提供。我们说武汉大,不仅是人口多、城市大,更是一种内蕴的气象。应该说,整个楚地都给人一种辽阔之感。
思接千载,神游八极,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上湖北。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江河万古很容易让人产生关于时间的联想,这种大气磅礴的江河容易出名人,也总能出好诗。从屈原到闻一多,从苏轼到毛泽东,无论是不是楚人,都能在这里留下千古绝唱。毛泽东的诗词中,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水调歌头·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