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武四十二年冬,十月初七。
北京的第一场冬雪落下,立马就让这座百万人的城市拉下几成热闹,街面上一片白色,望之就让人心惊。
祝大旗哈着气,拉着板车,不急不缓地向着街道深处而去,待至一处大杂院时,瞥了一眼门牌号,这才喊道:
“煤到了,定煤的来领咯!”
院中着破旧袄子的孩子们纷纷回家,喊着家里的父母。
瞬间,裹着大袄子的妇女们纷纷张望着。
“赵大虎家,五百块煤!”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花袄,戴着发巾的三十来岁的妇人,扭着大胯就走了出来。
“好嘞!”女人应了一声,招呼着几个儿子:“你们几个兔崽子快去搬煤,换上套袖呀——”
一边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了一块银圆,以及五枚银毫。
蜂窝煤,三文一块。
祝大旗瞥了一眼册子,见着没人了,就带着空车回去了。
几分钟后,背着家伙什儿,几个黑黢黢的汉子,各自带着一个大圆筛子,一个花盆和一根棍子,不停地吆喝:“有要梅秋儿(煤球)地么。”
“摇球的,我家要!”
“我家也要!”
“正赶了巧,我也是!”
几个摇煤球的,立马露出了黄牙而来。
紧接着,大杂院就热闹了。
汉子先将煤粉与黄土首先要按比例和为煤泥,再撒煤末,然后在其门口,直接摊成三厘米厚的大煤饼。
晾一晾后,便用煤铲切成小方块,做成煤茧儿,然后再撒上煤末,放筐里筛,筐底拴一个瓦盆,像摇元宵一样摇。
小孩子一个个蹲在门口看着入神。
半个时辰一过,一户人家就摇了三五百个煤球,堆放在门口。
然后他又出没到了另一户人家。
煤粉才一文一斤,蜂窝煤一块就得三文,做成煤球,只有其一半的成本。
自然,大家伙用脚投票,用起了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