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七十五章 刘邦:我的伯乐又在哪里呢?

字体:16+-

社会的矛盾永远不会消失。

可是始皇帝,乃至于大秦,和万万千千的黔首乃至于底层士子,真的有那么大的矛盾么?

其实并不见得。

始皇帝和黎庶的根源矛盾在于赋税徭役过重,可是这种矛盾是可以消解减少的。

之所以六国黔首视始皇帝为敌寇,弄出来水火不容的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为的矛盾转移。

反正始皇帝不是什么好东西,地方官吏想要腐败可以假借王命,地方贵族剥削百姓也可以甩锅给始皇帝。

黔首无处发泄,所有的怒火都指向了始皇帝。

以前是没有办法,大秦舆论战场天生处于劣势。

现在,通过张贴告示广而告之,只是大秦发出宣言表明态度的第一步。

不管能不能执行下去,最起码要告诉百姓,你们因此受到的剥削并非是来源于大秦来源于始皇帝。

从此开始,将大秦在地方行政丧失的公信力给一步一步找回来。

只不过,现在的赵泗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构想,一时半会倒也拿不出章程,还需要继续思索具体策略。

而李斯在得到赵泗的建议以后行动十分迅速,毕竟事关民生,最重要的是大秦和始皇帝不能再帮那群六国余孽背锅了。

也不能再容忍六国余孽和地方官吏一边囤货居奇,一边引导舆论。

很快,自咸阳印刷好的大量告示直发天下各处郡县乡里。

需要大量纸张?那就先停了官员纸张供应和秦律印刷。

印刷速度不够?那就一边印刷一边人力抄写。

总之,务必尽快将告示张贴四方!

尔后,李斯也开始动用自己三公之首的权利,驾撵每至一地,必勒令当地官吏宣传平价推种仙粮事宜,同时派遣官员监督执行。

始皇帝的驾撵行动速度再次因此而放缓。

杜绝囤货居奇以及贵族的贪婪是不可能的,各地粮种的价格依旧居高不下,但因为种种行动,矛盾的对象已经悄然转移,百姓的怒火和怨言也不再仅仅指向始皇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