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并无门槛。”法海笑道,“想来悟净也很期待与许大人,切磋文笔技艺。”
呼——
有了三藏圣佛这一句话,许敬宗便觉着这一趟来淮南,即便是没有获得淮南王刘安留下的传承,也不虚此行了。
甚至这这一句话的的缘,远在淮南王刘安的传承之上。
说是同悟净禅师交流文章,但如果自己在修行上有什么疑问……难道还不能向悟净禅师请教么?
许敬宗知道悟净禅师的名声,更知道悟净禅师学贯儒释道三家,他的儒家学问绝不在那些经世大儒之下,其对道法的感悟,也远超许多道观掌门……悟净禅师的佛法就更不用说了,乃是唯一得到三藏圣佛佛法真传的弟子。
除此之外,悟净禅师更是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经典,皆有涉猎。
至于其境界有多深,那旁人可就不太知晓了,毕竟悟净禅师也很少在人前展示他的修为境界。
许敬宗如今是得到了杂家的传承,能够像悟净禅师这样的人物时时请教的话,那对于他的修行来说,必定是有益无害。
三界的读书人很多。
尤其是年轻一代,皆以领悟浩然正气为荣。
不是说老一辈的读书人就不想领悟浩然正气,实在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定型……而似许敬宗这样,经历宦海沉浮,尔虞我诈的老狐狸,让他去领悟浩然正气,那简直是千难万难。
故而这浩然正气……其实更多是出现在那些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们的身上,因为他们的心念还没有世俗“污染”,还是相对纯粹很多的。
许敬宗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曾子能早一百下凡传道,那么自己的境遇,是否会有什么不同呢?
但过去对于一切,皆已成了定数……至于未来如何,许敬宗决定自己把握。
文道之浩然正气,确实是读书人们的一条通天大道……但绝非唯一的道路,如今的大唐有重现百家争鸣之风貌,许敬宗自认不才,但想要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限里踏浪而行,成则乘风而起,倘若失败……那就葬身鱼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