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是公务,而是私交,简雍便邀请黄忠在他的宅邸住下,两人彻夜详谈。
交谈期间,简雍对黄忠道:“其实,早在校尉没有来幽州之前,德然与我私书之时,就多有言及将军。”
耳闻简雍称呼刘俭为德然,黄忠对二人之间的私交之甚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看来他们二人应是极为亲近的了。
“敢问宪和先生,刘使君写与先生的书信之中,如何提及了黄某?”
简雍言道:“昔日黄巾之战,德然与我书信尽言讨黄巾之事时,就曾言,黄校尉敦壮,摧锋登难,立功立事,于时之干!”
黄忠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再度涌起了一股暖流。
刘使君,诚可谓是他黄忠的知己者也。
“先生乃是幽州本地之人,黄某出身南阳,对乌桓不甚了解,还望先生能够指点一二。”
见黄忠如此诚恳的求问,简雍心中颇为感动,暗道德然这些年所交往的人,果然皆是英杰之士也,有大胸襟大气魄。
他微微向上起身,行礼道:“不敢,其实雍对乌桓之事,也知晓的不多,我只知道自光武皇帝时起,乌桓人放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等幽并十郡国鄣塞之内,每郡皆有一乌桓联盟首领,为乌桓庶众称之为‘大人’,统管千至数千邑落,邑落首领为小帅,每个邑落大概有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
黄忠默默的将这些事情全都暗中记在了心里。
“不过,大部分关于乌桓诸事,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若要对付乌桓,还需有智谋之士相辅佐才行。”
黄忠忙道:“依黄某看来,宪和先生就是幽州境内,少有的智谋之士!”
简雍急忙摆了摆手,笑道:“我可不行,我人脉在幽州还算是挺广的,能够帮你找些治胡的智谋之士,但我本人的实力可是不济,不能相助黄校尉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