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俭的想法很简单。
对于这些诸侯王来说,若是他们能够派兵出战,在立功之后,他们的兵马就算是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那以功勋而论,朝廷必然要给予其兵马正式的说法,到那个时候,再让地方郡国给其钱粮额度养兵,那就是非常顺其自然的事。
这对于诸侯王来说,真的是一个好的出路。
但这个说辞其实就刘俭自己来看,多少有些画大饼的感觉。
可是再大的饼,那也是饼,一旦变成真的,那可就真是让众诸侯王享用不尽了。
其实用不了多久,一旦天下大乱,地方的国相太守们就都会开始私自招募兵将,各自组织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兵为己用。
到那时候,什么在名义上属不属于国家的军队都无所谓,就算是山贼,只要能打仗,那也是可用之军。
但那毕竟是天下大乱之后的事情,就现在来说,一支兵马的正统隶属性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处于诸侯王这种尴尬的位置上。
刘俭又是威胁又是画饼的连大棒加大枣,很快就让诸侯王们意识到了,他们的军队若想长久,只有跟刘俭绑定在一块干。
而且这对于刘俭来说也是好事。
诸侯王的军队是跟他绑定了,但是在朝廷方面看来,刘俭依旧是只有两万人马的听话牧守,诸侯王的军队还是他们自己的军队,跟刘俭并没关系,他这个州牧短期内也不会落得个拥兵自重的嫌疑。
最终,所有的诸侯王都同意了。
在他们眼前,似乎也只有跟着刘俭一路走下去的这条选择。
见诸侯王同意,刘俭随即提出了下一步由牧署与众诸侯王的军队建立对接管辖的方式。
刘俭的提议很简单,也就是像诸侯王军队中六百石以上的武官编制统统归于牧署,由刘俭手下的都尉徐荣统一进行管理。
虽然这些武官从今以后在地方依旧是替诸侯王练兵,但是他们的身份却等同于牧署走出去的,这对于日后诸侯王军参加冀幽境内的战争,也是名正言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