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面没有出兵响应袁绍。
因为以他现在的情况,真的没有时间去响应袁绍,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巩固江东,同时稳固长江的防线,然后慢慢发展。
他与袁绍和袁遗将来形成鼎足之势,与刘俭南北相持,这才是长久之道。
这并不是说曹操胆小怕事,而是说他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比较强。
随着刘俭势力跨越式的飞速增长,曹操已经知道刘俭占据天时与人和乃是必然的。
强行北上与之争锋,只会不断的削弱己方的实力。
只有稳固阵线,等到刘俭南下的时候,趁着对方大意,或者凭借己方在南面的地利之便,给予对方重重的挫折,才有机会反击往北方。
但是曹操知道,袁绍现在对这话是听不进去的。
……
曹操心中已经下了决断,但是现在的袁绍又开始犹豫了。
他的老毛病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开始犯了。
因为先前有两场大仗输给了刘俭,导致现在袁绍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反对袁绍继续向长安进发与刘俭产生更激烈的碰撞。
他们希望袁绍能够撤回南阳郡,采取保守战略,观望北方的形势。
这些人包括荆州的向征,汝南的和恰,南阳的韩暨等。
另外,名士赵俨,繁钦,颍容等人,也是赞成袁绍撤退,不与刘俭交战。
但是许攸以及南郡的蒯越、蒯良兄弟、逄纪这些人则是力主北上,继续与刘俭交战。
许攸道:“主公,我们先前经历过两场战事,虽然都失败了,但是论及兵力,我们并不比刘俭要少,相反南方这些年来人口众多,可以征调更多的部队,单凭人数,我们绝对不在河北之下,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长短?”
繁钦冷笑地看着许攸:“子远此言差矣,战争难道是光看人数多吗?”
“以袁公的名望和荆州的富庶,确实我们可以征调更多的人口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但是刘俭河北的人口也不少啊,他也可以召集更多的人南下,但是这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