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星期一,下午5点20分,杨舒力在重庆市中心百福广场报刊亭前,盯着报刊亭的一侧发愣。
报刊亭的侧框上,有一份《四川时报》翻开后挂在上面,翻开的那一版是特稿版,文章题目叫《教授女儿偏僻山村教书24年学子排队叫妈》。
这个标题和杨舒力自己取的有两处改动,一个是教书26年变成了24年,前天接到《四川时报》特稿编辑陈海的电话,提到了这事,他们进行核算,认为叶老师教书是24年。
杨舒力当即承认错误,叶老师是下乡26年,在田里劳动了两年,才去当代课老师,这样算是24年。
原标题后半段是“6个孩子排队叫妈”,改成“学子排队叫妈”,这是编辑改的,不清楚他为什么这样改,可能觉得6个孩子不必突出,也可能是标题字数太长,要减字数。
陈海说,他已经找重庆市教委核实过叶老师的事,马上编发出去,只是找杨舒力核实几个小细节,因为这篇稿子很重要,是呼应三八妇女节的。
而今天在重庆市,几乎所有报刊亭都把《四川时报》翻到这篇特稿,挂在显眼的位置,不是因为三八妇女节,而是因为这篇稿子写的是重庆地区的事。
三八妇女节和重庆地区本地题材,一下把这篇稿子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
杨舒力看着报刊亭愣了好一阵,他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件事。
然后到摊位前买10份今天的《四川时报》,老板数了一下,只有最后8份了。
差不多,还有一份样报会寄到学校。
《四川时报》每天早晨出报,通过高速公路运到重庆市,重庆市中午时分就可以看到当天的报纸。
回到家,秦华玉也在,今天妇女节放假一天,明天上午她才到学校去。
把7份报纸放在房间,拿着一份报纸出来,递给秦华玉,“这是我们上次去采访的稿子,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