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并没有“颜氏四杰”的说法。
但从今以后便会有了。
像颜师古这种出身儒学世家,博览群书,学问通博,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的大才自是人杰。
殊不知他还有三个弟弟,同样很出众。
二弟颜相时和三弟颜勤礼如他一样,都是弘文馆学士。
其中颜勤礼工于篆籀,尤精训诂。
四弟颜育德,任太子通事舍人,于司经校定经史。
必须得承认,这个士族的家学渊源,家风也很好。
杜荷既让颜师古来写《阿房宫赋》,还给他们兄弟四人这么高的评价,也是有意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
琅琊王氏这几世专心治学,又多在朝为官,还不像其他士族那般财力惊人,热衷于联姻或者合纵连横,肯定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如果说让他们也捐一万贯是一视同仁的话,那么让他们“虽败犹荣”,而且给留了后路则算是网开一面了。
接下来就看颜师古能否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颜师古沉默许久,似有所悟道:“杜大人谬赞了!颜某冒昧地问一句,你给琅琊百姓擅加杂徭……”
杜荷言简意赅道:“非图一时之快,言尽于此,不宜多说。”
听到这话,颜师古的抑郁之情一扫而空道:“明日我便让颜氏子弟同去采石,从此他们需为果腹而忙碌了。”
看来颜氏是真没什么钱了。
这对于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琅琊王氏躺在祖辈的积累上,吃了那么久,连龙阳之好都吃出来了。
而且除了王宏曾担任县令外,其他难有什么可用之才。
大多是夸夸其谈,沽名钓誉之辈。
即使他不出手,他们也撑不了多久了,衰落早已注定。
杜荷亲自将颜师古送到县衙门口道:“颜大人,咱们长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