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他们不光不愿意领工钱抛秧,小的打听到,附近十五个村寨的村民,他们把剩余的秧苗,全都卖给刘稷了。”
“不光十五个村寨,别的村的村民听说有回收秧苗的,特意派村长来找刘稷卖苗,刘稷家来了好多人。”
啥!
杨财主大惊失色。
在这一刻,他终于有了大祸临头的危机感。
“刘稷把剩下的秧苗买走了,我雇得着人也没苗抛秧啊!”
也不知道刘稷开了多少价钱买秧苗。
“等等!杨渠村离刘家寨近,别家地多的人们还不知情,这事我占优势啊。”
刘稷能买秧苗,他也能买,危机可以变商机。
一文钱买的,两文钱卖出去,他还能赚个差价呢。
杨财主正要派人去打听,刘稷买苗的价格,自己好开出高一点点的价钱,把秧苗全部拿到手。
又一个奴仆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老爷,大事不妙,听说抛秧只能在秧苗长到一指半以前抛,长到两指长能插秧了再抛,收成至少会减半。”
啥?!
杨财主犹如遭遇了一道晴天霹雳,整个人都麻了。
他看向眼前那些荒芜一物的自家良田,拍着大腿“嗷”了一声。
“快备车!我要去找县令大人!”
杨财主也顾不得截胡刘稷买秧苗的事了。
买来秧苗没法抛秧,那不是砸在手里了吗?
与此同时。
不少人听到风声,和杨财主一样,被一连串的打击,闹得失去了分寸。
再加上付出得越多,越不想提高佃户的待遇。
只顾着去找赵县令讨主意,解决眼前的难题。
哪怕佃户们组织着,要将剩余的秧苗全部卖给刘稷,也无人问津。
县衙后门车来车往不断绝。
刘稷家同样一晚上没有闲着。
迎来送往,一拨又一拨。
空手进来的客人,离开时,怀里全都揣着鼓鼓囊囊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