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十一月初九,在大儒虞崧的主持下,苏清乾自封为赵王,所属领地为赵国。
既然不是称帝,礼仪没有那么复杂。
苏清乾在盘龙山上焚香沐浴,祭拜苍天,然后就是群臣百官见礼等等。
一切都结束后,这个消息便从驿站传往各府县,虽然时间上会有所偏差,但赵国治下的百姓会先后得知。
苏清乾带领手下弟兄从造反开始,已整整两年,这两年之内,无论是他,还是他们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完成典礼后,苏清乾只感觉到浑身疲累,这举行个封王仪式,比打仗还累。
苏清乾一行人差不多走到山下时,旁有一人站出。
“王上,作为一名王者,按照规矩,该建造一栋行宫,以彰显我王威仪。”
苏清乾一瞧,发现这个人他熟悉,是早就投靠赵国的韩高升。
他这么一提,虞崧等一众文官尽皆点头,好像必须该有这么回事一样,苏清乾皱了皱眉头。
苏清乾摆手道:“天下还未一统,建造什么宫殿?大兴土木,建造一个没有用的玩意干什么?”
见他不悦,众人没有什么话说,这位王上强势得很,他决定做的事说一不二。
李文生站出来缓和气氛道:“王上不愿意劳民伤财,实乃百姓之福,我等毫无异议。”
苏清乾心情好了不少,便回头走在最前面道:“去大营中商谈我赵国一应事务。”
大约三盏茶的功夫,赵国全体文官武将齐聚大营之中。
为了满足商谈国事的需要,营帐被做的非常大,至少能容纳赵国众官员。
以后,他们大概也会在这种环境下商谈赵国内的一切事务,总之,苏清乾的原则是现在能凑合就凑合。
“我欲建立南北书房辅佐本王处理事务,北书房处理军务,南书房处理政务。
在南北书房做事的官员没有品级,两年一换,换下的官员将被派到各府县实际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