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的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o dt
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的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了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之学。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早期的记载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东汉的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通路从体外向体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则要用麻黄汤来治疗,他的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了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