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承题破题
对于第一题很好回答,虽然庞统没当过什么高官,从政经验基本为零,但毕竟有超越千年的见识。古代治国无非是那么一套,上过历史课的基本都知道,古代社会就是地主阶级和普通百姓间的矛盾。一般开国初期,人口较少,田地荒芜,政治清明,百姓能分到土地,安居乐业。
不过到了王朝中期大地主就开始兼并土地,让很多拥有土地的百姓失去安身立命的田地,变成自己家的佃户。这样的风气盛行,大量的财富集中少数人手中,有人穷的吃不上饭,有人富的放屁都流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真实写照,丰年时候百姓种出的十成粮食能留到手中一成勉强活命,等到灾年的时候百姓根本活不下去。不造反怎么办?不造反如何活下去?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打出口号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起来是豪气干云,其实只不过是在秦末严酷的法令下求一条活路而已。但凡有一线生活的希望,谁会把脑袋放到裤腰带上造反?
荆州连年大战,人丁凋零,庞统建议把世家大族控制的土地分给百姓播种。并且降低赋税和收租,让百姓能有口子活路。政府鼓励生产,多生的孩子政府给一定的补助。而且如果有地方发生水灾旱灾,政府要及时赈灾。庞统也知道刘备供养大军,钱粮不多。他提出可以向荆州本地的士族借粮,待秋收过后,还粮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利息。
这样即不得罪这个时代基石,各大世家,同时又能为老百姓谋利。世家大族因连年兵祸很难招收佃户,乐的政府出面解决。虽然拿出粮食心有不平,但年后就能换的一批新粮,省着粮食放在仓库里发霉,这一气一喜之下也就释然了。
第二道题“乱世之中当何去何从?”这也不难回答,第一题是考验这些荆州才俊的内政能力,第二题就是考验战略眼光了。诸葛亮被称为军事家、政治家,其实反倒不如称他为战略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当代很多人都能于他并肩。比如周瑜,郭嘉,但周瑜为什么斗不过诸葛亮,一个是因为胸襟气度,令一点就是因为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