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屠城的曹操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
尤其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句,当众的文官已经羞愧的低下头了,扫荡周围的文臣武将后,才缓缓说道:”我们已经战胜,就算氐人心有怨言也是应该的,我意已决,把这些氐人迁居关中,让其与当地汉人百姓混居,天下蛮夷无不向往大汉,不出几代,他们就是我们大汉的子民。“
曹操固然被行刺,但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最终是没有为难氐人的老幼,十数万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前往关中。想必这些人进入关中后,能极大的繁荣关中,那里的千里沃野良田本来就耕种的人数不多,这回可以大大的补充劳动力了。
留了三千士卒迁移民众后,曹操将近十万大军又再一次进发,八月终于抵达了汉中险关“阳平关“。在得知曹操已经击败了氐人,张卫就加紧在阳平关不妨,经过三个月的布置,张卫现在信心十足,他相信阳平关固若金汤,就算曹操带来百万大军他也有信心一战。
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战争,将士的铠甲不离身,长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人寰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