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爱国人士董卓
在刘协及后世大众的普遍认知当中,古代那些士大夫都是有着光辉外衣的圣人。他们秉承儒家理念,效忠朝廷,道德至上,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虽九死亦无悔。
可现在从董卓口中听到的事实,似乎并不是那样。
“陛下,你不知道这些士大夫对废立一事的反应,但你应该记得,当初某家提议迁都长安之时,满朝公卿的反应吧?”在刘协还震惊于之前的怀疑时,董卓又悠悠飘出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立时让刘协的思绪随之流动。
董卓口中之言,是关东群雄起兵讨董卓、董卓商议迁都以避祸之事。当时刘协已为当今天子,自然记得那件事引起满朝风波,遭到了士大夫们一致的强烈反对。先后有河南尹朱儁、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等人冒死劝谏。董卓为此还将杨彪、黄琬两人罢职,处死了伍琼、周毖等人,这时士大夫的抗争与董卓废少帝时的沉默,简直判若两界。
这样看来,这些士大夫并不是怕死,也不惧怕董卓的武力。可为何这两件同样动摇汉室根基的大事上,他们的反应却如此截然不同?
刘协的大脑此时已经搅成了一团浆糊,历史深幕后的秘密太过阴沉,他这位只有农村村委会主任智商的现代人实在推测不来。然而,就在他颓然打算放弃的时候,却看到董卓眼中那一抹充满着戏谑的光芒,瞬间打通了他大脑当中的桎楛,明白了这一切到底为什么。
有人曾经说过,理解历史,必须将个人带入其中,怀着一种‘理解之同情’的心态才能明白当时人的所作所为。时代环境和思想虽然日新月异,然而人性却千年不变,汉代的士大夫与一千八百年后的现代人,在人性上并没有两个世界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