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的驴友

§记《甲申文化宣言》

字体:16+-

§记 甲申文化宣言

2004年9月3日至5日,由语言学家许嘉璐、国学大师季羡林、哲学家任继愈、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文学家王蒙联名发起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七十余位海内外华人学者作为论坛成员参加了这次盛会。他们中既有科学家,也有教育家、企业家、文学家及艺术家,都是一时俊彦。论坛成员中的作家一共有六人,他们是王蒙、陈映真(台湾)、白先勇(台湾)、冯骥才、阿来和我。

在两天的大会报告中,共有三十一位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切合论坛的主题“全球化与中华文化”,或高屋建瓴,或阐发幽微,都发表了精彩的见解。论坛的组织者中华文化促进会,准备将这些演讲汇辑成册出版,相信会得到热衷于研究中华文化的读者的喜爱。

在会上,我亦被安排发表了演讲,题目是《传媒时代的文学》,因大会给予每一位演讲者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若超过时间,执事者便会摇铃提醒。这么短的时间想谈透一个问题显然不可能。好在大会事先已印发了演讲稿,可以会下阅读与交流。在会上,登坛者都只是宣读其论文的主旨。

我之所以要在论坛上谈传媒时代的文学问题,乃是因为近几年来中国文学的现状引起了我的思考。抛开意识形态层面不讲,不管东方与西方,以网络与电视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手段,正在向传统的以纸质为主的传播手段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国,广大的青少年已无法离开网络,而更为广大的农村与城市,电视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部小说发行十万册,已是令文学界颇为兴奋的畅销书,但一部电视剧的播出,用千万人次计,还不能算是轰动。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事实,亦是传媒时代的文学所面临的困境。我在论坛上提出这一问题,是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