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时空质量
王二牛带领几名庄稼把式一大早求见孙一。
几人冲孙一深施一礼,王二牛开口道:“力德尔爷,昨晚上把式们议论了分田和分地的事。现如今想恳请爷把一亩地的大小定下来。”
孙一奇怪:“一亩地的大小不是固定的吗,怎么还要我定?”
贾道士连道:“非也,非也。”
原来在明朝,一亩地有多大并不固定。
标准的官方说法是一步宽,二百四十步长为一亩地。
可实际上,明朝在陕西、河南、直隶、山东等省,广泛存在大亩制。大亩以三百六十步、五百四十步、六百步、六百九十步、甚至八百六十四步为一亩。
铁木营百姓集中的延安府,不少县根本不用亩计地,而是以牛耕一晌午的工作量记为一晌地。每晌地面积大约是二亩半到四亩。
向官府交租时要折算。甘家县地,三亩零折正一亩;宜川、延川二县地四亩折正一亩;肤施县地,延长县地五亩折正一亩;洛川县地向来八亩四分折正一亩。
作为官方标准亩,明朝政府的规定是每亩二百四十步,每步为五尺。
明朝的官方标准尺有营造尺、丈地尺、裁衣尺,称之为“部尺”。不幸的是,各个地方还有约定俗成的尺。如“苏尺”、“浙尺”和“淮尺”,这些地方尺同部尺大小都不一样。
孙一许诺了百姓一百亩地,二亩宅基地,百姓自然想知道,爷的一亩地到底有多大!
分了地肯定要纳粮,纳粮要用斗,百姓们们还想知道,爷的斗有多大。
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民间量器极其混乱,所谓“乡有乡斗,市有市斗,官有官斗”。各地民间使用的“乡斗”、“市斗”往往与“官斗”有成倍的差距。
以陕西省为例:洵阳县市斗较仓斗大“一倍有奇”。阳县“乡斗一石当京斗二石”。潼关一直以“仓斗比市斗减三升”定制征收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