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五科举笑谈(1/3)
——
科举也有“少年班”
微-据史料所载,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10岁以下,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考生流行“打秋风”
微-“打秋风”一词其实是唐代文人的“吃蹭饭”的江浙方言变化而来的。唐代是我国科考制度最鼎盛的时期。不拘一格地开科取士,让许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看到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在浩浩如过江之鲫的赶考大军中,有人金榜题名成了贵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更多的人则是必须在年复一年的赶考中等待机会,身上的盘缠用尽了,就靠亲友接济“蹭饭”为生。好在当时唐王朝国富民强,养一些这样的闲人也不是很吃力。当时的终南山、嵩山等地寺院住满了大量欲求功名的学者名士。而京城里那些先富起来的官僚士绅,也乐意周济那些前来“蹭饭”的后辈、同乡的学子,期望这些人功成名就后能成为自己的帮手。普通的民众出于同情也会尽力帮助那些贫困潦倒的读书人。但“蹭饭”毕竟不是件很光彩的事儿,那些文人显贵后来回忆起当年的尴尬往事时,就想用半是矫情半是自嘲的附庸风雅给自己遮遮羞,于是,一个与“蹭饭”一词有高度关联的“打秋风”就这样诞生了。
只有一人参加的考试
微-元和(唐宪宗年号)中期,正值秋试。令狐楚布告说,先举行5场考试,以取人才。5场为诗、歌、文、赋、帖经。一般以诗求荐的,每年都会有十几人,但这一年却一个也没有。有的人从千里外赶来,明了情况,也都离去。唯独卢弘正只身请见,要求参加考试。令狐楚命人给他安排住处,非常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