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该罚(1/3)
微-南宋某年举行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道论说《周易》的题目:“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
一书生从怀中取出《周易》,叩曰:“敬禀大人,这书上原写的是:‘乾为金,坤为釜,何也?’先生恐是看错了吧?”
主考官一怔,忙接过《周易》细看,果然是自己错了,于是道歉道:“我该受罚,我该受罚。”并立刻更正了考题。
因梦成状元
微-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确定殿试名次的头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看到一个巨大的钉子,上面有几缕白丝在阳光下缓缓飘动。早上起来,他要身边的人来解梦,就在大家讨论梦的预兆时,阅卷官把拟好名次的考卷送了上来。朱元璋拆封一看,竟然看到有个贡生的名字叫作丁显,龙颜大悦,当即认为这就是昨晚所做梦的预兆,毫不犹豫地把此人放在了状元的位置上。丁显就这样阴差阳错地白白得了个状元。
皇帝的心思难猜
微-丁显因梦得状元后,一些主考官就主观地认为朱元璋很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有意在考生的姓名上做文章。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翰林院两位编修借鉴前人的经验,特地把顺天府乡试的新科解元施显定为会元,以为这样朱元璋一定会将他指定为状元,然后自己可以有识人之功。可是,二人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朱皇帝显然不再玩先前的那一套。他并没有指定施显,而是将湖北的任亨泰取为状元。
以貌取人排名次
微-明代的科举最后一场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面试,殿试中皇帝不但要考查考生的作文能力,还要考查应变的能力,甚至考生的外貌也是皇帝看重的一项。实际上,决定考生命运的就是皇帝是否看你顺眼。建文二年(1400年)殿试前原拟的状元本是王艮,可是就是因为在殿试时,建文皇帝总觉着王艮长得太丑,于是大笔一挥把他改为榜眼。其实不只建文帝对状元的相貌有特别的要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首次会试时,原状元郭翀就是因为貌不压众而被降为榜眼。正统四年(1439年),本拟张和为状元,可是英宗身边的太监说:“张和有一只眼睛有毛病。”于是张和成了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