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兰战役——装甲兵闪电战的经典,二战的揭幕战(1/3)
冷兵器在军队的主战武器中消失了,大量新式武器走上战争舞台。飞机、坦克、大炮、军舰的全面使用,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军队向技术化靠拢,兵力数量成为军事实力中较为次要的一维。各国的武器发明和制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战役的胜负,但战争的胜负则由国家的科技文明程度和国土资源决定。
波兰战役,亦可叫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1919年签定的《凡尔赛条约》,前德意志帝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被割让给新建立的波兰第二共和国。这个决定给与波兰一个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亦称为“波兰走廊”。为了它东面的边境,新波兰成立后与苏俄爆发战争。因为俄罗斯当时国内也爆发内战,列宁政府没有资源抵抗波兰,所以在1921年3月18日,两国结束战争,在拉脱维亚签定《里加条约》。可是这个条约的领土和解对苏俄不利。共产党在俄罗斯内战获胜后渴望一个可以废除《里加条约》的机会。
由希特勒带领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建立独裁政权。希特勒本来对波兰采用了柔软政策,在1934年跟华沙签定10年互不侵犯条约。但是从希特勒在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位于德国东面的波兰受到关注。地理上,“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分开。德国先采用外交压力途径,要求把但泽自由市合并,和在波兰走廊建造一条治外法权的公路来连接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希特勒亦准备了用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计划,而在1939年4月准备好“白色方案”(Fall W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