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1/3)
(一)外交背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语:Peace of Westphalia,德语: Friede)是在德国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签定的一系列和约,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签约的一方是统治西班牙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巴伐利亚公国,另一方是法兰西王国的波旁王朝、瑞典王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公国等诸侯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国哈布斯堡皇室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皇室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这场战争使日尔曼各邦国大约死去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三十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在查理五世(1500-1558)之后,神圣罗马帝国渐渐衰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当时欧洲以马丁.路德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为标志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全欧分为天主教与新教两大阵营,而日耳曼内部诸侯则在信仰上出现了严重歧见,同样地分裂为天主教与新教两派。欧洲列强均想插手日耳曼事务,以获取利益。他们分为两派,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与日耳曼的天主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及波兰的支持;而另一方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及日耳曼的新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法国虽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在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主导下,对于世俗政治的考量胜过了宗教信仰,为削弱大陆上竞争对手哈布斯堡王朝,毅然支持新教国家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