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文化事件

六 门阀与科举的战争

字体:16+-

六 门阀与科举的战争(1/3)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科举打破了门阀制度,使普通人有了上升的阶梯。这是我国千年来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门阀是什么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由于论者所持角度互异,史书对这种特殊阶级的称谓颇不一致。例如:指家门贵盛者,称为”高门”、”门第”;强调世代做官者,称”士族”、”世家”。至于”世族”一词,兼指政治、社会、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较广。直至现代,门阀等词汇,仍被用作对有名、有钱、有权有势之家族的别称。

门阀的发展先秦时已有所谓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所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1]: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随武王克殷或周公东征的贵冑,王室世袭,子孙继承余荫,世世接替,”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势”。

形成过程

汉代世族阶级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无论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国的察举,大多以赡富经学者为上选;但由于经学教授不易,经学大师常将其独特见解传与子弟,经由历代传授,累世经学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雏形已逐渐浮现。

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朝廷以经学取士,学者皆以经学传授子孙,以便入朝为官,随着经学这门学问代代相传,也逐渐形成了名门望族,如袁绍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四代人中竟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三公”,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也是如此。另一家平舆许氏则是三世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