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的发现(1/3)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历史出现了新一轮的现代化浪潮。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力的开发、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化学、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集群的兴起,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欧、北美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核心地区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其产业结构也开始由轻工业主导转向重工业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从而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法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发展,德国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此前处于边缘地带的日本、俄国等过经济开始发展,位于新世界的欧洲“衍生国”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迅速发展,美国一跃成为头号工农业强国。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验,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电的发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此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在欧洲广为推广。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发电机的发明,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本章未完,请翻页)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早在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就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奥斯特的报告,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他认为,两条电线平行放置的时候,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同时,会相互排斥;相反,则会相互吸引。如果将电线绕成线圈,通电后,线圈就会像自然的磁石一样。现在,安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为电流强度单位的名称。大约在同一时期,德国人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导体上存在着一种阻力,随着它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电阻的存在使电流随着电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法拉第是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他的发现为电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