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鸣说历史:重说中国国民性

写在前面

字体:16+-

写在前面(1/3)

卖文为生,古代叫作煮字疗饥,真真贴切。虽然说,文卖得顺畅,每个字的价格高,说不定也会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这样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在国外。作为中国人,只有少数金字塔顶尖的人,才有这个可能。但比起其他行业,所谓作家富豪榜的上榜人士,也不过是小巫而已。刚来北京那会儿,穷得快要饿饭,帮一些书商出主意做选题。做了一阵,好些行里的人说,你为何不自己做书商?像你这样一肚皮点子,做书商谁能比过你?一年下来,挣的钱比你现在不知道多多少。我想了想,还是没做。本是打零工挣钱,何必把自己整个搭进去?宋代的皇帝,劝人读书,说黄金屋和颜如玉什么的,说的是读书应试做官,不是让当作家。宋代出版业虽说也初具规模,但靠卖文为生的文人,好像混得也不怎么样。古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多数卖文为生的自由撰稿人,即使专门写电视剧的,

活得也都不容易。只要你没有名气,只能靠替人打工,以量取胜。粗制滥造就不用说了,大部分都是抄袭和变相抄袭。不这样的话,根本没法活。首先,国家就不怎么鼓励文化创新,文字不论优劣,反正一次稿费一上800元,就得缴税,稿费越高,缴的税越多,翻番地增加。其次,市场也有限。越是品位高的作品,市场越是有限。台湾著名报人王鼎钧,当年去台湾,一上岸,顺几张稿纸,买瓶墨水,写随笔给报纸投稿,就可以养家糊口。台湾的报纸,即使在白色恐怖下,依然对随笔散文有大量的需求,报纸经常闹稿荒。而我们这里,即使到了今天,中产阶层已经成了规模,能买得起书的年轻人成千上万,但人们却宁可看穿越小说、盗墓小说甚至种马小说,正经的小说都没人看,更何况我们这种不入流的随笔散文了。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