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外哲人

§9董仲舒

字体:16+-

§9董仲舒(1/3)

哲人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并延续至今。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哲人生平

董仲舒少治《春秋》 ,曾为景帝时博士,但他没有象贾谊等人那样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条件下便公开反对无动为大的道家黄老之学 ,而是以三年不窥园 的精神潜心研究儒道等各家学说,以充分的理论准备,等待着儒学独尊时代的到来。后元三年(公元前140年)信奉黄老之学的汉景帝驾崩了,太子刘彻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汉初七十年积聚起来的雄厚物质实力的基础上,再也不愿象其父、祖两代那样恭俭无为了。他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树立作为皇帝的最高权威,同时他还要试图消除郡国力量过于强大这个内患和匈奴侵边这个外患以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因此,汉初以来长盛不衰的道家黄老无为学说便成了武帝有为政治的障碍,而汉初以来以鼓吹君权至高无上为己任的儒家则开始受到了武帝公开的支持。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道家黄老的最大支持者——窦太后终于命赴黄泉,武帝便一改汉初以来 黄老 治国的传统,开始大批地起用文学儒者,并以行政干预的手段罢黜了 黄老刑名百家之名 。到这时,儒家在皇权的支持下,已取代道家而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