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其它地区(1/3)
(一) 沙门思潮——宗教界的百家争鸣
1、沙门思潮兴起的原因
沙门(Saman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总称。
沙门思潮的兴起是有多种原因的。从宗教方面来说,在此之前的古代印度,长期流行的婆罗门教,在宗教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婆罗门教自身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不利于自己的扩大。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教义也越来越不为人们所信服。婆罗门教宣扬吠陀天启,可是,《吠陀》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并不能使人们满意。它鼓吹祭祀万能,要求人们履行名目繁多的祭仪,结果是祭司捞取了大量钱财,而广大人民的经济负担则越来越沉重。
婆罗门教,等级森严,强调婆罗门地位至高无上,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最高的) 教士和学者。刹帝利:(下个) 贵族和战士。吠舍;(下位) 农夫和客商 。首陀罗:(最低的) 农奴和奴隶。在列国时代,王权在战争中不断加强,国王成为强大的统治者,然而国王属于刹帝利种姓,居于婆罗门种姓之下。他们对自己的地位当然是不满意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吠舍种姓的商人,通过经商、放高利贷而致富,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表示强烈的不满,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声称,财富是决定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沙门思潮诸派兴起后,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国王和大商人的支持。
2、沙门思潮兴起过程
沙门思潮最初兴起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统说法认为,婆罗门教在这一地区已经走向衰落,从而为反婆罗门教各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沙门思潮兴起时,婆罗门教在这一地区虽然已经流传,但还没有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更不存在衰落的问题。当时婆罗门教的中心地区是在位于喜玛瓦特山与文底耶山之间的维那舍那以东和钵锣耶迦以西的地区,即《摩奴法典》中所说的“婆罗门中国”。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土著文化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婆罗门教传入后,对土著文化及其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强烈抵制,从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激烈的震荡,促使了思想文化上争鸣局面的出现。所以,沙门思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且也反映了雅利安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冲突与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