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吕蒙立在大燕明堂之上,总是想到曹操死讯传到许县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制度未立,即便是燕公所在的驻跸之处,公堂所在,也不过只有区区三十几名文武在那里处置事关整个天下的机密文书,忙活的像一群快活的耗子。
但唯独那个下午,三十几个人集体变成了木偶。
其实,公孙珣听到汇报,查阅了公文,确定了曹操死讯后,并没有什么任何额外的情绪外露。
想想也是,他有什么情绪好外露的呢?又该有什么情绪呢?
曹操是敌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连他公孙珣自己都在战场上当面说过‘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之类的话;
而且曹操是战场上穷途末路,主动赴死……这厮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连襟、自己的堂弟、自己的女婿、自己的养子,丢掉了自己所有的地盘,然后被人堵在了城墙下,进退不能,那他除了笑呼与你开国侯也没什么别的路可选吧?
然而,公孙珣始终觉得哪里不对,哪里让他觉得膈应。
须知道,此时曹操身死,中原大战几乎完美落幕,他公孙珣要是兴致来了,文雅点,是可以来个横槊赋诗,契阔谈的,这自然是极佳的;极端一点,他还可以举着曹操首级灌成的金杯,将荀彧等人绑来,举杯质问天下还有谁敢不服?这虽然不符合他性格,却也别开生面。
但问题在于,此时为什么会一丁点获胜后的振奋之意都没有呢?
曹孟德之死,明明就是标志着他公孙珣霸业的最佳注脚啊?
但事实就是如此,公孙珣此时殊无心思,他既没有半点豪情壮志,也没有什么格外明显的哀伤之意,就只是坐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之余只是觉得此事中哪里有些不对,哪里有些让他不爽,哪里有些让他膈应而已!
不是徐兴,徐兴作为千石级别且有足够权限的军司马,在获得那种军情信息的情况下,完全有资格临机决断,调度部队去追击。即便是其中有些因为徐荣的缘故,着急将功补过,可人都死了,还是死在了曹操本人箭下,还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