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三十七章報復二
[";武德七年,七月十七,秦王府。
天氣依舊炎熱,屋內的人一個個顯得更加的煩躁不堪。
一個中年男子打破了這寂靜煩躁的氣氛,開口說道︰“大王,自楊賊事件後,太子便一直隱忍,明日定會借機出一些ど蛾子!”
“玄齡此話甚是有理,但明日之約吾必去!”李世民帶著強有力的自信說完了這句話。
“如此也好,不然豈不弱了我等威風?”杜如晦考量了一番後,便附和李二的說法。
杜如晦又怎麼會不知道明天太子之約絕不會有什麼好事,可現在正是風口浪尖之時,若是明日不去,那不知情的秦王部下將會作何感想?又將會如何看待秦王?
明知山有虎,我也要偏向虎山行!這句話中間莫不夾雜著絲絲的無奈。
“那明日大王把敬德和知節一同帶上,大王現在這個時刻,切不可有一絲閃失!”房玄齡額頭上已經布滿了皺紋,說話時眼中帶著濃濃的關心,絕不是虛假逢場。
李二看到滿臉滄桑,關切濃濃的房玄齡,心中也無不感動,渭水之北投奔自己後,房玄齡便兢兢業業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從無怨言。
看著眼前這群文臣武將誓死跟隨的堅定眼神,李世民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那個信念。
這些年,李二內心也常有退縮于洛陽的想法,可是這些想法卻不能和任何人分享,即便是觀音婢,這是一種無奈的孤獨!
“那就依玄齡!”李世民回道。
杜如晦听到房玄齡的話後,腦中便生出了一個想法說道︰“大王,某想推薦一人,此人若是一同前去,或許會有作用!”
“哦?克明倒是很少舉薦過別人,不知是哪位郎君入得克明的法眼?”李世民饒有興致的問道。
“此郎君尉遲和程知節也是知曉的!”杜如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