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朱棣父子,还有道衍和尚,才依依不舍离开军营,尤其是老和尚,那更是如痴如醉,半点矜持都没了。
上马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个屁蹲,爬起来拍拍土,还在笑呢!
朱高炽吓得不轻,偷偷凑到了朱棣的耳边,“父王,他不是病了吧?”
朱棣摇了摇头,感叹道:“这就叫朝闻道,夕可死!吾儿可是交了个了不起的朋友啊!”这一次朱棣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连带看朱高炽的眼神都温和了许多,自己这个胖儿子,还真是个小福星!
“居然是郭守敬的传人,这回可捞到了宝贝!”
朱棣意味深长道。
这个郭守敬是何许人也?
有什么了不起,值得朱棣如此推崇?
其实换成别的藩王,倒未必这么失态,可朱棣不一样,他身在昔日的元大都,在这里,有太多郭守敬的痕迹!
首先,大都城是郭守敬督造的,朱棣每天住的王宫,是人家留下的。其次,大运河,从通州到大都积水潭,这段叫通惠河,也是郭守敬修的。
北平的粮饷供给,全都靠着运河,朱棣几次去查看,亲眼见过郭守敬修的闸坝、斗门,美观实用,过了一百年,还能泽被苍生!
只有两个字:佩服!
郭守敬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堪称昏暗的元朝历史,少有的亮色!
他是河北人氏,家学渊源,从小聪敏好学。郭守敬的学问不限于儒家的典籍,他精通天文,算学,甚至懂得水利工程。
在二十岁时,他亲自指挥,疏浚了家乡的河道,修复了淹没多年的石桥,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到处修渠建坝,灌溉农田。
后来郭守敬又进了工部,参与修订新的历法。
郭守敬如鱼得水,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圭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在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