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畔,舟船弄影,粼粼水声伴随着十万纤夫的号子声在河湾处来回传**。风过处,戈矛成林,来往的骑士扬起了马鞭抽打着纤夫的后背。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背上,刻印着一道道血影斑驳的鞭痕。痛楚和瘙痒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纤夫,但他只能埋着头抿着嘴,双手拉紧着纤绳,将身子跟随着绳子倾斜,一步一步的向着前方挪移。
大河中央,余皇之上,有老者闭目呤诗:“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此诗名为《七月》,乃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讲述的是一年一季男女奴隶的生活。
就如这伊水畔的十万纤夫,曾经的他们也是国人,只不过国破家亡,不得不屈服在楚国大军的兵戈之下,为其牵绳使力,帮着楚人一步一步的覆灭自己的国家。他们的国家名魏,他们乃是魏人。
余皇上的老者驾驭着十万魏奴,带着战舰千舟,沿着伊水西行。
十万名魏奴,倾斜在伊水畔,光着脚丫踩在又烫又热的沙滩上,他们抿嘴用力,一步步挪移,带着横行在大河中央的巨舟向西行去。
西方有山,名为白云山,山下有水,名为洛水。自洛水向东北蜿蜒直入河东郡,上下三百里,有良田万倾,国人百万。魏人自迁都安邑以来,在此繁衍生息已有数百载,如今楚室操戈,一路杀奔而来,此时洛阳告破,三川失守,只剩余河东数城未曾幸免。
白云山下小丘之上,魏王豹头裹白巾,骑白马,手提重剑,站在万千人之前。在他背后,有老者、有少年、一个个头裹着白巾,跟随着魏王迎风眺望。